論仁、論孝、論君子

網上收聽

論仁、論孝、論君子 論語

【論仁】

1.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 1,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里仁》第四)

2.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3。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 4,不去 5 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6?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7,造次必於是 8,顛沛 9 必於是。」(《里仁》第四)

3.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 10。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11?」顏淵曰:「請問其目 1 2。」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13。」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14。」(《顏淵》第十二)

4.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5。」《衛(靈公》第十五)

【論孝】

5. 孟懿子 16 問孝。子曰:「無違 17。」

樊遲御 18,子告之曰:「孟孫 19 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

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 20;死葬之以禮,

祭之以禮 21。」(《為政》第二)

6. 子游 22 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23。至於犬馬,皆能有養 24;不敬,何以別乎 25!」(《為政》第二)

7. 子曰:「事父母幾諫 26,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27。」(《里仁》第四)

8.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28。」(《里仁》第四)

【論君子】

9.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 29;學則不固 30。主忠信 31。無友不如己者 32。過則勿憚改 33。」(《學而》第一)

10.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34。」(《述而》第七)

11. 司馬牛 35 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 36。」

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矣乎 37?」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38?」(《顏淵》第十二)

12.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39。小人反是 40。」(《顏淵》第十二)

13.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41。」(《憲問》第十四)

14.子曰:「君子義以為質 42,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 43。君子哉!」(《衛靈公》第十五)

15.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44。」(《衛靈3公》第十五)

16.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45。」(《衛靈公》第十五)

一、作者簡介

          孔子(公元前 551 或 552—公元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是中國儒家學派創始人。他一生周遊列國,期望自己的政治主張得到實踐。其學說強調仁義、主張以德服人,施行仁政,反對殘暴統治、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對後世影響極大,成為中國文化的正統。在教育上,孔子是致力於中國教育事業之第一人,開啟私人講學之風,使教育由上層社會走向平化,他「誨人不倦」,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相傳有弟子三千,其中賢者七十二人。孔子晚年亦致力於《詩》、《書》等古代文獻的整理,並把魯國史官所記之史書《春秋》加以刪修。

          《論語》雖是反映孔子思想的主要典籍和依據。但《論語》的作者並非孔子,亦非成於一人之手,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孔子言行的記錄。至於《論語》的編定者,根據楊伯峻《論語譯注》的說法,自唐代柳宗元來,很多學者都疑心是由曾參的學生所編定。楊伯峻也認同,並提出兩個理據支持:第一,《論語》不但對曾參無一處不稱「子」,而且記載他的言行和孔子其他弟子比較起來為最多。第二,在孔子弟子中,不但曾參最年輕,而且有一章還記載着曾參將死之前對孟敬子的一段話。而根據楊伯峻的考證,此段記載為曾子弟子所記無疑。《論語》中所敘的人物和事蹟,再沒有比這更晚的,故楊氏認為:「《論語》的編定者或者就是這班曾參的學生。」

二、背景資料

          《論語》以語錄和對話的形式寫成,故其體裁稱為語錄體。全書共二十篇,各篇一般都以第一章的首二三字作為該篇之篇名。《論仁、論孝、論君子》是集合《論語》中各章的一些與仁、孝、君子修為相關的內容而成,其編排和題目設定俱出於今人之手。

三、注釋

1. 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久地居於窮困之中。約:窮困、貧困。
2. 知者利仁:聰明的人利用仁。按楊伯峻《論語譯注》的見解:聰明的人「認識到仁德對他長遠而巨大的利益,他便實行仁德」。利:利用。
3. 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不用正確的方法得到它,(君子)不接受。處:接受。
4. 得之:得以拋掉它(貧困)。
5. 不去:不會離棄它。去:○粵 [栩],[heoi2]。離棄。
6. 惡:○粵 [烏],[wu1];○漢 [wū]。疑問代詞,怎麼、如何。
7.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君子沒有吃完一餐飯那麼短的時間離開仁德。終食之間:吃完一餐飯的時間。
8. 造次必於是:在倉卒匆忙時一定與仁德同在。
9. 顛沛:顛沛流離。
10. 克己復禮為仁:抑制自己,使言語行動都合於禮,就是仁。
11.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實踐仁德,要憑自己,還憑別人嗎?
12. 請問其目:請問行動的要點(是甚麼)?目:綱目、要目。
13.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不合禮的事不看,不合禮的話不聽,不合禮的話不說,不合禮的事不做。
14. 請事斯語矣:請(讓我)實踐(你)這說話。
15. 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沒有為保存性命而損害仁德的,只有(敢於)犧牲自己以成全仁德的。
16. 孟懿子:魯國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孫,名何忌,「懿」是謚號。他父親是孟僖子仲孫貜。《左傳‧昭公七年》說,孟僖子將死,遺囑要他向孔子學禮。
17. 無違:不要違背禮節。
18. 樊遲御:樊遲(替孔子)驅車。樊遲:孔子學生,名須,字子遲,比孔子小四十六歲。
19. 孟孫:即孟懿子。
20. 生事之以禮:(父母)活着,依規定的禮節侍奉他們。
21. 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父母)死了,依規定的禮節埋葬他們,祭祀他們。
22. 子游:孔子學生,姓言,名偃,字子游,吳人,小於孔子四十五歲。
23. 是謂能養:就是說能夠養活爹娘便行了。養:○粵 [樣],[joeng6]。供養。
24. 皆能有養:都能夠得到飼養。養:○粵 [仰],[joeng5]。飼養。
25. 不敬,何以別乎:若不(存心嚴肅地)孝順(父母),(那養活爹娘和飼養狗馬)有甚麼分別呢?
26. 事父母幾諫:侍奉父母,(如果他們有不對的地方),得點到即止地指出,婉轉地勸止。幾:○粵 [基],[gei1];○漢 [jī]。輕微、婉轉。
27. 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看到自己的意見沒有獲得接納,仍然恭敬地不冒犯他們,雖然擔憂,但不抱怨。違:觸忤、冒犯。勞:擔憂。
28. 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一方面因(其高壽)而歡喜,另一方面又因(其壽高)而憂懼。
29. 君子不重則不威:君子,如果不莊重,就沒有威儀。君子:有德之人。不重:不莊重。
30. 學則不固:「固」有「鞏固」、「固陋」兩解。「學則不固」有兩解:一、即使讀書,所學也不會牢固;二,學了就不會閉塞淺陋。
31. 主忠信:以忠和信兩種道德為主。
32. 無友不如己者:「如」有「及」、「類似」兩意。「無友不如己者」有兩解:一、不會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二、不會跟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
33. 過則勿憚改: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過:過錯。憚:○粵 [但][daan6];○漢 [dɑ̀n]。害怕、畏懼。
34.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心胸舒坦寬廣,小人卻經常局促憂愁。
35. 司馬牛:即司馬耕,字子牛。孔子學生。
36. 君子不憂不懼:君子不憂愁,不恐懼。
37. 斯謂之君子矣乎:這樣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嗎?
38. 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自己問心無愧,哪有甚麼需要憂愁和恐懼的呢?
39.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促成別人的壞事。
40. 小人反是:小人卻和這個相反。
41.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君子對說得多、做得少(感到)羞恥。行:○粵[杏],[hang6]。行為、品行。
42. 君子義以為質:君子處事,以合宜為原則。
43. 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依禮節實行它,用謙遜的言語說出它,用誠實的態度完成它。孫:通「遜」,謙遜。
44. 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君子只會因自己沒有能力而慚愧,不會抱怨別人不了解自己。病:○粵 [並],[bing6]。慚愧、抱怨。
45.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要求自己,小人則只會要求別人。

四、賞析重點

         本選篇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論仁,有四章。第一章強調仁的重要和指出仁者和知(智)者對仁的不同態度。仁者安於仁,因為他實行仁德便心安,不實行仁德便不安。智者則利用仁,他認識到仁德對他長遠而言,有巨大的利益,故願意實行仁德。二者比較,仁者體道較深,智者體道較淺,但智者若能堅持利仁,最終亦能達於安仁之境。

         第二章講君子對仁的應有態度。對於富貴,要以正當的方法得到;對於貧賤,要以正當的方法遠離,這才是合乎仁的表現,離開這種仁的表現,就不能稱作君子。作為君子,是要時刻實踐仁,片刻不離仁。

         第三章講求仁的方法。孔子認為,「克己復禮」是求仁之道,一旦做到克己復禮,就會得到天下人的稱許。其具體方法是不合禮的事不看,不合禮的話不聽,不合禮的話不說,不合禮的事不做。李振綱《解析〈論語〉的核心理念:仁》(載《現代哲學》2007 年第 5 期)一文中云:「這裏『克己』,即克制和超越自己的生理本能、個體感性欲望;『復禮』,即按照社會典章制度和倫理原則行事,做到在視、聽、言、動諸方面皆合於禮。孔子認為,如此反復多次,『禮』所體現的倫理原則就會潛移默化為人的內在德性(仁)。」

         第四章是仁的最高層次,即「成仁」,此章突顯成仁的重要性和艱巨性,為了仁,有時要作出犧牲,甚至獻出生命。

         選篇第二部分講孝。「樊遲御」一章內容論孝與禮之關係,無違於禮就是孝,對待父母的生與死,都要據禮行之。王德旭《對孔子思想中「孝」的再解讀——以〈論語〉為主要文本》(載《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雙月刊》,2009 年第 z1 期》)一文中說:「『無違』是無違於禮的意思……孔子說無違於禮即是孝,可見『禮』中蘊含着『孝』的內在要求,做到『無違』也就順應了『孝』的要求。由『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可見『禮』也是『孝』的一種外在表現。『孝』是『禮』的內在精神的構成之一,『禮』則是『孝』的外在表現之一。」正可為此段作注腳。

         「子游問孝」一章以對待動物和父母作喻,闡述「敬」是孝的最重要表現。楊伯峻《論語譯注》認為「犬馬皆能有養」一句應解作:狗馬都能夠得到飼養,若不存心嚴肅地孝順父母,那養活爹娘和飼養狗馬就沒有分別。

         「事父母幾諫」一章闡述父母有不對之處時,為人子者仍要恭敬,亦是孝的表現之一。若父母不對,子女要婉轉地好言相勸,即使父母不聽勸告,仍恭敬地不觸犯他們,雖然擔憂,但不抱怨。

         「父母之年」一章,主要講述孝的另一表現是要將父母時刻記在心上,既為其長壽而高興,也為他們逐漸衰老而憂戚。

         選篇中「論君子」部分主要闡述君子的品德、修為,以及與小人的分別。黎紅雷《孔子「君子學」發微》(載《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 年第 1 期)一文指出:「『君子』一詞在《論語》中出現 107 次,所有20 篇中均有出現。開篇第一章和末篇最後一章中都提到了『君子』,是《論語》中惟一一個貫穿始終的概念,可見其地位之重要。實際上,孔子當年辦學,辦的就是培養『君子』的學校,孔子就是『君子之師』,孔子之學就是『君子之學』。足見君子這個人格在《論語》中的重要性。以下談談所選章節中孔子如何講君子:

         「君子不重則不威」一章中,孔子提出作為君子應有的四種品德:莊重威嚴、認真學習、慎擇朋友、過而能改。《論語》中的「君子」,有時指有德者,有時指有位者,這裏應是兼指兩者。其中「無友不如己者」一句令後人產生不少懷疑,因而有兩種解釋:一,不會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二,不會跟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前者若成立,則人人都交一些勝過自己的朋友,則在此原則下,勝過自己的那些朋友豈願意和自己交友?故當以第二說較合理。

         「司馬牛問君子」、「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君子義以為質」、「君子病無能焉」四章,則是闡述孔子心目中,作為君子的應有修為:其一,君子不憂愁、不恐懼,因為行事光明磊落,又能自我反省。其二,君子言少做多,以說得多、做得少為恥。其三,君子對於事業,以合宜為原則、依禮節實行之、用謙遜的說話說出、用誠實的態度完成。其四,君子愧於自己沒有能力,不埋怨別人不了解自己。

         論君子部分有三章是專講君子與小人之別。即「君子坦蕩蕩」、「君子成人之美」、「君子求諸己」三章,指出君子心胸舒坦寬廣,小人則經常局促憂愁;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小人促成別人的壞事;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別人。這些都是辨別君子、小人的重要準則。

         以上主要從內容角度分析本篇,從散文藝術角度言之,本篇也有其特色。其中之一是以語錄體寫成,極為生動真實,富現場感,可信度高。第二個特色是文字簡煉、言簡意賅,實乃古文之典範,從中可得寫作古文之法。

         本篇用了多種句法。如對偶句法:「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而且往往連同對比手法來用,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等。亦多用反問句法,如「君子去仁,惡乎成名?」、「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有時是疑問句與反問句的結合,如「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矣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排比句法也用上了,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凡此,俱增強了文字的對稱美及氣勢,令讀者易於感受其中情感和說話者的觀點。

         就修辭手法論之,本篇用得最多的是對比,如君子對「富與貴」與「貧與賤」應有態度的對比。「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中的犬馬與人子的對比。「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與「小人反是」的君子與小人操行的對比。凡此,俱見出以對比說理是《論語》或孔子的說理特點。

         本篇還用了領語式之論述結構,通常以一二關鍵詞為首,然後下面進行論述。如「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下文便就着「克己復禮」進行解釋。又如「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下文即闡述甚麼是「無違」。如此安排的好處是論述對象明確,一目了然,使讀者容易掌握重點。

2474 4267

Copyright © Beacon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   精英匯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成員 (上市編號:1775)   |   O/B Beacon College Ltd. 遵理學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