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首

網上收聽

唐詩三首

山居秋暝1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2歸浣女3,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4

一、作者簡介

           王維(公元 701 – 761),字摩詰。祖籍太原祁州(今山西祁縣),從他父親開始,遷居到蒲(今山西永濟縣)。年青時有才名,曾任太樂丞,後貶官濟州。曾在淇上、嵩山一帶隱居,開元二十二年任右拾遺。曾出使涼州。天寶年間在終南山和輞川閒居。安史之亂後篤志奉佛。官至尚書右丞。他在繪畫、音樂、詩歌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詣,山水田園詩的成就尤其突出。

二、背景資料

           王維(公元 701 – 761),字摩詰。祖籍太原祁州(今山西祁縣),從他父親開始,遷居到蒲(今山西永濟縣)。年青時有才名,曾任太樂丞,後貶官濟州。曾在淇上、嵩山一帶隱居,開元二十二年任右拾遺。曾出使涼州。天寶年間在終南山和輞川閒居。安史之亂後篤志奉佛。官至尚書右丞。他在繪畫、音樂、詩歌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詣,山水田園詩的成就尤其突出。這首詩是王維居於輞川時所寫,「山居」就是他所住的「輞川別墅」,王維晚年在此處過着半官半隱的生活。詩中描寫了清新、秀美的秋晚山景,亦寫出詩人對山中恬淡生活的嚮往。

三、注釋

1.  暝:暮色,夜色;○粵 [名],[ming4];○漢 [míng]。
2. 竹喧:竹林裏的喧鬧聲。
3. 浣女:洗衣女。
4.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以久留。」這裏反用其意,說任憑春芳凋謝,秋色仍然很美,王孫自可留在山中。歇: ○粵 [挈],[hit3];○漢 [xiē]。

四、賞析重點

           王維(公元 701 – 761),字摩詰。祖籍太原祁州(今山西祁縣),從他父親開始,遷居到蒲(今山西永濟縣)。年青時有才名,曾任太樂丞,後貶官濟州。曾在淇上、嵩山一帶隱居,開元二十二年任右拾遺。曾出使涼州。天寶年間在終南山和輞川閒居。安史之亂後篤志奉佛。官至尚書右丞。他在繪畫、音樂、詩歌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詣,山水田園詩的成就尤其突出。這首詩是王維居於輞川時所寫,「山居」就是他所住的「輞川別墅」,王維晚年在此處過着半官半隱的生活。詩中描寫了清新、秀美的秋晚山景,亦寫出詩人對山中恬淡生活的嚮往。此詩描寫秋天傍晚雨後的山村風景,是一首五律。起句平淡自然,絕無雕飾,只是點出季節、時間、環境:一片空山之中,剛下過一場雨,又正是傍晚秋涼的天氣。簡明直白的十個字,與山中秋色同樣清新疏淡,卻令人直接呼吸到雨後清爽濕潤而略帶涼意的空氣。

           王維(公元 701 – 761),字摩詰。祖籍太原祁州(今山西祁縣),從他父親開始,遷居到蒲(今山西永濟縣)。年青時有才名,曾任太樂丞,後貶官濟州。曾在淇上、嵩山一帶隱居,開元二十二年任右拾遺。曾出使涼州。天寶年間在終南山和輞川閒居。安史之亂後篤志奉佛。官至尚書右丞。他在繪畫、音樂、詩歌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詣,山水田園詩的成就尤其突出。這首詩是王維居於輞川時所寫,「山居」就是他所住的「輞川別墅」,王維晚年在此處過着半官半隱的生活。詩中描寫了清新、秀美的秋晚山景,亦寫出詩人對山中恬淡生活的嚮往。第二聯以概括的筆墨描繪山中夜景,很能見出作為詩人兼畫家的王維在構圖取景方面的功力。「明月松間照」從天上寫,通過月和松的關係畫出這幅圖畫的背景:山上松林間露出一輪皎潔的明月,深藍色的天空襯出剪影般的墨綠的松林。「清泉石上流」從地下寫,泉水流過山溪中的白石,令人想見水的清澈,以及流過石縫間激起的清響。這類寫景最難之處在於構圖,既要選取能表現山間秋暮最有特徵的景物,又要準確地傳達作者心中清新暢快的感受,同時要使這些景物構成有機的聯繫,一望便能想像出一幅畫面。這一聯的成功之處就在於用最簡單的構圖概括了山中秋夜的主要特徵,並且在鮮明完整的畫面上突出了清朗爽淨的基調。因此成為王維的名句,而且經常被後世的山水畫家用來題畫。

           王維(公元 701 – 761),字摩詰。祖籍太原祁州(今山西祁縣),從他父親開始,遷居到蒲(今山西永濟縣)。年青時有才名,曾任太樂丞,後貶官濟州。曾在淇上、嵩山一帶隱居,開元二十二年任右拾遺。曾出使涼州。天寶年間在終南山和輞川閒居。安史之亂後篤志奉佛。官至尚書右丞。他在繪畫、音樂、詩歌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詣,山水田園詩的成就尤其突出。這首詩是王維居於輞川時所寫,「山居」就是他所住的「輞川別墅」,王維晚年在此處過着半官半隱的生活。詩中描寫了清新、秀美的秋晚山景,亦寫出詩人對山中恬淡生活的嚮往。第三聯則是在第二聯勾出的背景上再作一些動態的、富有生趣的描寫。「竹喧歸浣女」從岸上寫,與「清泉」句暗中相扣。這句就聽覺落筆,因聽到竹林裏傳來的喧鬧聲,再點出一大群嘻嘻哈哈洗衣歸來的女子,是聞聲而見人。雖然只用五個字,但竹林的深密,山村女子的活潑天真和無拘無束的性情,都烘托出來了。「歸」字又與「晚來秋」相呼應,浣衣女子晚歸正是山村秋暝的特徵。「蓮動下漁舟」是從水裏寫,就視覺落筆:只見清溪中的蓮花蓮葉搖動起來,原來是歸來的漁舟順流而下,可見水中蓮荷的繁密。這兩句從句子結構和捕捉動態的方式來看,應是直接受到北朝詩人庾信「竹動蟬爭散,蓮搖魚暫飛」(《詠畫屏風詩》其二十二)的啟發。但王維更進一步融入了自己的心理活動,使句子的結構與一般人感知事物的自然順序相切合:先聞竹喧,而後再聽出那是洗衣女的嘻笑聲;先見蓮動,而後才看到漁舟從上流下來。這種按照心理感覺順序構句的方式,把先聽到的或看到的放在句子開頭,然後把分辨清楚的景物放在句子的後部,可以不露痕跡地將詩人的審美心態化入景物描寫之中,表達也更加曲折有致。由此也可看出從南北朝到盛唐律詩構句方式發展之一斑。王維這兩句詩的好處還在於極富情趣,如果沒有這種熱鬧的動景相映襯,前兩聯靜景描繪就過於冷清平淡。有了這一聯繪聲繪色的名句,全詩便在豐富的色彩和聲響的交織中顯現出自然而多樣的動態美。

           王維(公元 701 – 761),字摩詰。祖籍太原祁州(今山西祁縣),從他父親開始,遷居到蒲(今山西永濟縣)。年青時有才名,曾任太樂丞,後貶官濟州。曾在淇上、嵩山一帶隱居,開元二十二年任右拾遺。曾出使涼州。天寶年間在終南山和輞川閒居。安史之亂後篤志奉佛。官至尚書右丞。他在繪畫、音樂、詩歌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詣,山水田園詩的成就尤其突出。這首詩是王維居於輞川時所寫,「山居」就是他所住的「輞川別墅」,王維晚年在此處過着半官半隱的生活。詩中描寫了清新、秀美的秋晚山景,亦寫出詩人對山中恬淡生活的嚮往。詩人把山間的秋夜寫得這樣優美,實際上反映了他對當時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所以最後一聯說:「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隨意」即自然而然地。「春芳」指春天的芳草。這兩句說任憑春天的芳草自然凋謝,秋色仍然很美,王孫自可留在山中,不必歸去。這是反用楚辭《招隱士》中「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等句的意思。典故的原意是寫山裏的環境寂寞可怕,不能久留,要招那裏的隱士回家。所以說春草已經生得很茂盛了,王孫為甚麼還不歸來?春天往往被看作表現歲月更替、思念遠人的最好季節,現在詩人是見秋色而希望隱居,足見山中美景是令人多麼留戀。常見的典故經詩人如此活用,便覺得格外新鮮。

           王維(公元 701 – 761),字摩詰。祖籍太原祁州(今山西祁縣),從他父親開始,遷居到蒲(今山西永濟縣)。年青時有才名,曾任太樂丞,後貶官濟州。曾在淇上、嵩山一帶隱居,開元二十二年任右拾遺。曾出使涼州。天寶年間在終南山和輞川閒居。安史之亂後篤志奉佛。官至尚書右丞。他在繪畫、音樂、詩歌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詣,山水田園詩的成就尤其突出。這首詩是王維居於輞川時所寫,「山居」就是他所住的「輞川別墅」,王維晚年在此處過着半官半隱的生活。詩中描寫了清新、秀美的秋晚山景,亦寫出詩人對山中恬淡生活的嚮往。明人胡應麟稱王維的詩是「清而秀」,這首詩是最具代表性的。它不僅完整地表現了空山秋夜清秀明淨的意境,而且聲情並茂,生趣盎然,讀來猶如一首優美的山村抒情小夜曲,體現了王維在詩歌、繪畫和音樂方面的深厚造詣。

月下獨酌 (其一)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1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2

月既不解飲,影徒 3 隨我身。

暫伴月將 4 影,行樂須及春 5

我歌月徘徊 6,我舞影零亂 7

醒時同交歡 8,醉後各分散 9

永結無情遊 10,相期邈雲漢11

一、作者簡介

       李白(公元 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先世在隋代末年流徙西域。李白出生地有長安、蜀中及西域等多種不同的說法。李白年青時隨父居於綿州青蓮鄉,在開元十二年(公元 724)二十四歲時辭親遠遊,從三峽出川漫遊各地。期間求仙學道,使酒任俠。三十歲時至長安求仕,其後失意東歸。天寶元年(公元 742)四十二歲時奉詔入京,玄宗命待詔翰林。其後因受權貴讒毀,在位一年多即上疏請辭,玄宗賜金放還。安史之亂時永王李璘召為幕僚,永王謀反兵敗,李白坐罪流放夜郎(今貴州省西部),中途遇赦東歸。後到當塗(今安徽省當塗縣)投靠族叔李陽冰,不久病卒,終年六十二歲。

       李白詩以豪放飄逸見稱,所作清新自然,往往從容於法度之外,後世譽之為詩仙,在詩壇上與詩聖杜甫齊名。

二、背景資料

       李白詩以豪放飄逸見稱,所作清新自然,往往從容於法度之外,後世譽之為詩仙,在詩壇上與詩聖杜甫齊名。據張健《李白詩選:大唐詩仙》一書考證,《月下獨酌》是李白在天寶三載(公元 744)春天所作,共有四首。李白於長安任翰林供奉,因與權臣楊國忠不和,又受高力士讒言攻擊,漸為玄宗疏遠,李白心情抑鬱,在此期間,他發覺自己的願望並沒有達到,翰林供奉一職,不過是為皇上調筆弄墨而已,於是寄情於狂歌痛飲,藉以宣洩胸中的苦悶,本詩乃是此時此情的作品。

三、注釋

1. 獨酌無相親:獨自飲酒而沒有可相親近的人。相親:互相親愛、相親近。此指可相親近的人。
2.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二句用陶潛句典。陶潛《雜詩》:「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三人:此指李白、月和李白的影子。
3. 徒:只、但。
4. 將:和、共。
5. 及春:趁着春天。及:趁着、乘。
6. 我歌月徘徊:意謂,我唱歌,月亮隨着(我)來回走動。徘徊:往返迴旋、來回走動。
7. 我舞影零亂:我舞起劍來,身影變得散亂。 舞,此指舞劍。零亂,散亂。
8. 醒時同交歡:謂清醒時與月、身影一起歡樂。交歡,一齊歡樂。
9. 分散:離散、別離。
10. 永結無情遊:(日後)永遠與月光和身影結伴作無情之遊。無情:即忘情,語出《莊子.德充符》。指泯除是非、得失、物我之別,不為世俗所困的超脫精神境界。
11. 相期邈雲漢:(與月和身影)相約於遙遠的銀河之上。相期:相約。邈:○粵 [寞],[mok6];○漢 [miɑ̌o]。遙遠。雲漢:銀漢、銀河、天上。

四、賞析重點

       此詩主旨是李白透過自己邀月亮和身影共飲的描寫,表達他心中孤獨之感,以及對月和酒的喜愛。就內容而言,全詩可分成五個部分:首二句「花間一壺酒,獨酌無親」為第一部分,點出李白獨酌的處境,無人伴飲。接二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為第二部分,寫李白忽發奇想,邀月亮和身影共飲,以消孤悶。次二句「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為第三部分,雖有月和影相伴,但月畢竟不解飲酒,影畢竟只懂隨身而動,故情感又復歸孤獨。「暫伴月將影」至「醉後各分散」為第四個部分,月、影雖不解飲,但暫時與之一同行樂,以不負春日良辰亦是一法,於是李白高歌,月亮也好像聽到歌聲而徘徊起舞,「我歌月徘徊」;他又忽然興起,舞起劍來,身影在飲醉而變得散亂,「我舞影零亂」。未醉時是「醒時同交歡」,與月、影共樂,已醉後則是「醉後各分散」。此部分前面是寫與月、影共歌共舞之歡愉,「醉後各分散」一句又復歸與月和影分離而依然孤獨之悲情。緊接着最後兩句「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是第五部分,作者筆鋒又一轉,雖然醉後與月、影分離,但卻可以相約在遙遠的銀河上共續無情之遊,也就是月不解飲、影徒隨身,而前者但隨李白歌而徘徊,後者但隨李白舞而散亂之無情共遊。見出李白善於自我紓解、不為現實所阻的積極精神。五個部分,是以悲己之獨、喜成三人、悲月之不解飲、喜月影隨歌伴舞而又轉入悲、終以喜結的情感布置,構成全篇,這悲、喜、悲、喜而悲、喜的情感轉折,都圍繞着題目的「獨」字來寫,但讀者又能感覺到李白不為此「獨」所囿,而能歸於釋然。

       除了孤獨之外,此詩也流露了李白對酒和月的一貫鍾愛,如陳習傑在《李白〈月下獨酌〉賞析》(載《文學教育》2011 年第 4 期)一文中所言:「酒與月,是李白一生須臾不曾離開的最忠實伴侶,是李白於精神世界中永遠的知己,也是李白詩歌中頻繁光顧的常客,無論他走到哪裏,身處何方,總會留下有關美酒與明月的酣暢淋漓之作:『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裏』、『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通過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李白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既不乏浪漫又帶有些許悲涼的境界。而把這酒月情結發揮到極致的,就是這首《月下獨酌》了。」酒和月在李白處於孤獨心境時,其作為知己好友的角色尤其重要。

       以上所談是內容,從藝術技巧的層面,此詩值得欣賞的地方亦甚多,茲從五個方法析述之:

       其一是構思精奇,這在上面內容部分已見一二。清人孫洙《唐詩三百首》云:「月下獨酌,詩偏幻出三人。月影伴說,反覆推勘,愈形其獨。」可見李白不僅在孤獨時構想出月和身影作伴是精妙之思,而且反覆推進,將孤獨心情寫得淋漓盡致。傅庚生在《中國文學欣賞舉隅》中亦評道:「月徘徊,如聽歌;影零亂,如伴舞,醒時雖同歡,醉後各分散,聚散似無情,情淡得永結。一步一轉,愈轉愈奇,雖奇而不離其宗。」謂此詩寫月聽歌、影伴舞、醒同歡、醉分散,意思愈轉愈奇,但雖奇而不離寫「孤獨」之宗旨。

       其二,意轉而韻不轉。詩中共用兩韻,前八句押平聲真韻,後六句押去聲翰韻。一般詩人在「行樂須及春」一句會開始轉韻,所謂韻隨意轉,因為這已是寫到與月、影共樂;但李白不是這樣,他在此句仍用真韻,在「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才轉翰韻,形成了意轉而韻未轉的狀況。但是,此安排甚妙,因為「我歌」二句開始才是唱歌、舞劍的高潮,故用仄韻極寫其樂,突顯其與前面八句的思想掙扎不同,最末二句寫永結無情之遊,本是全篇總結,理應再轉另一韻,然而李白卻仍用翰韻,以承行樂後之分散而寫自己的冀願,形成嶺斷雲連之勢,看似不連貫,而意實貫之,是更巧妙的用韻安排。約言之,此詩表面上是意轉而韻不轉,實際上又是配合情感而作聚焦安排,所以更妙於一般韻隨意轉的用韻法。

       其三,層遞寫景的構圖美。此詩首二句描寫一個人在花間獨飲,形象鮮明,這是第一個層次;「舉杯」二句寫主人翁李白邀月、對影,構成一幅有人手持酒杯,向月作邀,並對着身影自說自話的邀飲圖,這是第二個層次;第三個層次,是「我歌」二句,寫李白與月徘徊,與影共舞,遂成三人同樂圖。這三幅圖與孤獨情感的變化相配合,亦可謂情景交融。

       其四,語言淺近如話,但又不乏精煉的字詞。全詩幾乎沒有艱深字,語言近於口語。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就云:「脫口而出,純乎天籟。」如「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等,一氣呵成,不必注解。而且「月」、「影」、「我」三字多有重複而不覺其重複,反覺其率真如話,但卻充滿感情,意境高遠。雖然用字淺白,但其中又不乏經過細意推敲的字詞,如「暫」字甚妙,因為李白深明暫時邀影邀月共樂,也只是暫時的解脫,但就是因為短暫,卻更見這暫得的歌、舞、飲之樂之可貴,可見這是錘鍊過後的詩眼,卻用得毫不經意。再如「無情」一詞,與「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相呼應,蓋月不懂飲酒,影也不懂飲酒而只能隨身而動,這就是不諳人事,就是無情,然而這無情只月和影,我卻有情,故在我看來,月能因我之歌而徘徊、影能因我之舞而零亂,這他者的無情,卻因我而變得有情,是以才邀月和影再次共遊,此無情實是有情,正是「多情卻似總無情」。

       其五,修辭豐富。全詩用了多種修辭手法,首先是擬人,全詩在「對影成三人」後基本上全以擬人寫成,將月亮、身影人格化,說月「不解飲」、聽歌而「徘徊」,說影「隨我身」、共舞而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及「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諸句把月和影寫得有感情、有生命。其次是對比,如「獨酌無相親」與「對影成三人」是孤獨與熱鬧的對比,「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是喜與悲、合與離的對比。還有對偶,如「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使詩歌更具對稱美。

[附錄]

《月下獨酌》其餘三首

其二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已聞清比聖,復道濁如賢。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其三

三月咸陽城,千花晝如錦。誰能春獨愁,對此徑須飲。窮通與修短,造化夙所稟。一樽齊死生,萬事固難審。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

其四

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雖少,酒傾愁不來。所以知酒聖,酒酣心自開。辭粟臥首陽,屢空饑顏回。當代不樂飲,虛名安用哉。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台。

登樓 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1春色來天地,玉壘2浮雲變古今。

北極3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4莫相侵。

可憐後主5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6

一、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 712 – 770),字子美,祖籍襄陽,後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縣)。青年時科舉不第,曾在長安困守十年。安史之亂中他和人民一起流亡,曾被安祿山軍俘至長安。逃出後任肅宗朝左拾遺,不久貶官華州。後辭官經秦州同谷入蜀,在成都營建草堂,獲表薦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晚年在夔州旅居二年,五十七歲時出川,在岳陽一帶漂泊,最後病死在湘水上。後世尊稱他為詩聖。

二、背景資料

       公元 763 年,杜甫還在成都。這一年朝廷發生了許多事,西邊有回紇登里可汗歸國時部眾一路殺人搶劫;南邊有浙東袁晁領導的二十萬農民起義被鎮壓;而直接威脅朝廷的是吐蕃掠取了河西隴右的全部土地,隨即入寇涇州,率領黨項、羌、氐、吐谷渾二十多萬部眾直逼長安。唐代宗毫無防備,逃奔陝州,六軍四散。吐蕃將長安搶掠一空,還重立新帝,改了年號,設立了百官。在當時幾乎等於第二次安史之亂。幸有郭子儀整頓軍隊,才將吐蕃趕出長安。唐代宗復歸其位。當時朝廷外有吐蕃之亂,內有宦官專權。程元振作威作福,陷害有功將領。吐蕃入寇,因為他沒有及時進奏,才使代宗狼狽出逃。朝廷內外切齒痛恨,大臣上疏請斬其首,但代宗卻以為程元振保護有功,只削去官職,放還田里,後來因他私歸長安才判其流放。此詩中所詠嘆的時事主要指代宗出逃和復位之事。

三、注釋

1. 錦江:岷江的支流。從四川郫縣流經成都城西南。
2. 玉壘:山名。四川有兩處玉壘山,一在理番縣東南新保關,一在灌縣西北。這裏指理番縣的玉壘山,是蜀中通往吐蕃的要道。
3. 北極:北極星。比喻北方的朝廷。
4. 西山寇盜:指吐蕃。
5. 後主:蜀漢的劉禪。清人吳曾的《能改齋漫錄》說:蜀先主廟,在成都錦官門外,西挾即武侯祠,東挾即後主祠。後來蔣堂在蜀為帥,認為劉禪不能保全國土宗廟,才除去後主祠。
6. 梁甫吟:據《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在隆中躬耕時,好為《梁父吟》。古樂府裏有《梁父歌》。

四、賞析重點

        此詩借登樓所見感慨時事,是一首後世傳誦的名作。

        題為登樓,而登樓所見遠遠超出視野之外:花近高樓使人傷心,是因為春光再度,而詩人依然客居在外。在天下多難之際登臨此樓。心情不言而喻。開頭兩句起勢極其高遠。首句雖是眼前之景,但次句以「萬方」作為登臨的背景,立即拓出遠勢,將整個多災多難的時代都拉到了眼前。有此起勢,下面才能展開更加壯闊的境界:錦江的春色鋪天蓋地而來,玉壘山的浮雲自古至今不斷變化。這兩句以江水和山雲、天地和古今相對,囊括時空,筆力雄壯,不但以「俯視宏闊、氣籠宇宙」(王嗣奭《杜臆》)的氣象為後人激賞,而且蘊含着深刻的寓意:天地春來,與「花近高樓」照應,是亙古常新的江山;古今浮雲,與「萬方多難」照應,是變化不斷的時事。玉壘山在蜀中和吐蕃的交通要道上,浮雲飄游不定,是寫實景,也是象徵捉摸不定的時勢變化。就當時而言,剛收復長安,吐蕃又新陷三州。就長遠來看,從初唐以來,唐與吐蕃以及周邊民族的關係也一直處於反復不定的狀況。但是詩人沒有因此失去春色常的信心。因此下面再以「北極朝廷」和「西山寇盜」作一層人事的對比:最近的勝利說明儘管吐蕃不斷相侵,朝廷如北極星永遠不會移動,春色照常會降臨人間,其實又隱含着對今後局勢的深憂。以上六句,一、三、五句就朝廷春色而言,意脈相連;二、四、六句就寇盜侵擾而言,互相生發;利用七律的嚴格對仗形成同一意思的三層對比,而這三層的藝術表現分別採用興、比、賦三種手法,詩人登樓是興起傷感之情、登樓所見是景中寓比、聯繫時勢是直陳其事。這就使縱向的兩排對仗又形成橫向的層次變化。

        結尾從遠觀收束到眼前:後主的祠廟就在武侯祠近旁,應是登樓所見。「還祠廟」一句費解。有的注家解為可憐後主還有祠廟,這樣講,潛台詞就是代宗連後主還不如。不但「還」的字意與「祠廟」的配合不符合古詩句法,意思也與前面「北極朝廷」句矛盾。或認為「還」應作「回還」解,劉禪死於洛陽,而且樂不思蜀,但他的祠廟卻在蜀中。這裏是因見後主祠而感歎劉禪亡國的下場,並由此想到蜀亡就是因為諸葛亮已死。如果聯繫現實來看,固然有批評代宗信任宦官程元振、如劉禪信任宦官黃皓之意,但恐怕更多地還是哀歎現在已經沒有諸葛亮這樣的人物。《梁父吟》是諸葛亮躬耕南陽時所吟。詩人日暮時吟起這首詩,一方面是懷念孔明,另一方面也有希望朝廷能起用賢才之意。作於此前不久的《傷春》說:「不成誅執法,焉得變危機?……賢多隱屠釣,王肯載同歸?」就是批評代宗不肯除掉亂政的程元振,不能起用隱藏在民間的賢人。可以與本詩互相參照,但此詩寫得更為含蓄。

        葉夢得《石林詩話》說,「七言難於氣象雄渾,句中有力,而紆徐不失言外之意。自老杜『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與『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等句之後,常恨無復繼者。」一語道盡了這首詩難有後繼的原因。

2474 4267

Copyright © Beacon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   精英匯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成員 (上市編號:1775)   |   O/B Beacon College Ltd. 遵理學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