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三首

網上收聽

念奴嬌 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1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2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3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4,談笑間、檣櫓5灰飛煙滅。故國6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7。人間如夢,一尊8還酹9江月。

一、作者簡介

          蘇軾(公元 1036 – 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大文學家,其詩詞文俱有成就,亦擅書畫,影響深遠。詩與黃庭堅齊名,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文章更與父弟同列「唐宋八大家」。嘉佑二年(公元 1057)與弟蘇轍同舉進士。後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外放任杭州通判,後知轉任密州、徐州、湖州等知州。元豐三年(公元 1080),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為團練副使。元祐年間,詔返朝廷任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禮部尚書等。紹聖元年(公元 1094),遠貶惠州,其後再貶儋州(今海南島)。最後遇赦北還,不久病死常州,終年六十四歲。諡文忠。

二、背景資料

          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吳蜀聯軍以五萬兵力打敗曹操二十萬大軍於赤壁。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元 1082)八月,蘇軾遊黃州赤壁磯,即地感懷,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同年,亦作《前赤壁賦》。按:赤壁,在湖北嘉魚縣,吳蜀聯軍曾於此大破曹操大軍。而蘇軾詞所指赤壁,乃指黃州赤壁磯(一名赤鼻磯),非當年赤壁大戰之地。

三、注釋

1. 故壘:舊的營壘。一說指女王城。
2. 周郎:即周瑜,字公瑾,三國吳國大軍的大都督。
3. 小喬:喬玄的小女,嫁於周瑜。《三國志.吳書.周瑜傳》:「時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
4. 羽扇綸巾:羽扇,用白羽毛製成的扇;綸巾,用絲帶製成的頭巾。綸:○粵 [關],[gwaan1];○漢 [guɑ̄n]。
5. 檣櫓:檣,船的桅杆;櫓,船槳。此處借為戰船。檣櫓: ○粵 [場老],[coeng4lou5];○漢 [qiɑ́nglǔ]。
6. 故國:代指赤壁故地。
7. 華髮:半白的頭髮。華通「花」。
8. 尊:通「樽」,借作酒。
9. 酹:以酒灑地而祭。○粵 [賴],[laai6];○漢 [lèi]。

四、賞析重點

          北宋神宗元豐二年(公元 1079),任湖州知州的蘇軾,被彈劾以詩譏諷朝廷,詔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史稱「烏臺詩案」。元豐三年(公元 1080)二月,蘇軾至黃州,自此四年間謫居黃州,築東坡雪堂,自號東坡居士。元豐五年(公元 1082)秋冬間,蘇軾兩次遊黃州赤壁磯,分別寫下著名的《赤壁賦》及《念奴嬌.赤壁懷古》。《念奴嬌.赤壁懷古》是一首懷古之詞,上片寫景,下片寫人,表現蘇軾對三國歷史人物的懷念,抒發個人不遇之情。

          上片作者主要即地寫景,描寫赤壁磯風起浪湧的壯觀風景,意境雄大,感慨深沈。起筆「大江東去」四字,筆力無窮,高唱入雲,從滾滾東流的大江着筆,展現一個雄闊的意境空間,為下句「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作鋪墊。作者有意以江水浩蕩東去,強調時間劇逝的自然規律,帶出千古以來的風流人物也如被江浪淘盡似的一個個消失於歷史舞臺上,時間無情,物是人非,感歎悲壯淋漓。「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兩句,直扣詞題「赤壁懷古」,說眼前的赤壁磯可能就是赤壁大戰的堡壘戰場,「人道是」三字,口吻傳疑,宋代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引蘇軾語云:「黃州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傳云曹公敗處——所謂『赤壁』者;或曰非也。」蘇軾《赤壁洞穴》亦云:「黃州守居之數百步為赤壁,或言即周瑜破曹公處,不知果是否?」《赤壁賦》亦有「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一句傳疑。雖然如此,這個似是而非的赤壁,已足以引發作者對大敗曹操軍隊的周瑜的懷念,此呼應「千古風流人物」。短短數句,「千古」、「三國」點明時間歷史,「大江」、「故壘」交代地點,「風流人物」、「周郎」帶出歷史人物,而「東去」、「西邊」塑造空間,時空交錯,今古情懷交集,進一步為下文作鋪墊。下文作者具體描寫赤壁的風景,「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三句,乃寫赤壁磯險峻的崖岸,波浪滔天拍岸的景觀,蘇軾《後赤壁賦》云「(赤壁)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因千尺高崖,巨石嶙峋,如插天際,突兀而起,江上驚濤駭浪,直拍兩岸,捲起千堆團團如雪的白浪,極為壯觀。「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八字,對偶工整,上句仰望,下句俯視,「石」、「拍」及後的「雪」入聲配合,短促剛勁,意象奇險,驚心動魄,極得江浪澎湃的神采。上片末二句「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乃總結而言,在這眼前江浪滔天、崖岸峭拔、壯觀如畫的大好江山舞臺上,曾經湧現過多少位像曹操、劉備、諸葛亮、周瑜等豪傑人物,令人景仰。「亂石穿空、驚濤拍岸」,一作「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景象相當,各有佳處,而這八字的景象實際象徵變幻無常、叱吒風雲的歷史場景,如赤壁大戰,可以想像懷之。

          下片主要寫人詠懷,從上片「一時多少豪傑」句引出風流人物——周瑜。「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作者由眼前的赤壁磯,跨越時空,想到三國時的吳國大都督周瑜。周瑜二十四歲娶得國色天香的小喬為妻,十年後又帶領吳蜀聯軍大敗曹軍於赤壁,英雄美人,名成利就,風頭一時無兩。(此句斷句,按詞律有作「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了雄姿英發」中的「了」,是完全的意思,指出周瑜雄姿蕭灑、豪氣干雲的形象一時完全展現出來了。)「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則進一步描寫周瑜羽扇綸巾,從容談笑間指揮聯軍火攻曹軍,曹軍兵船一時荒亂而灰飛煙滅,大敗而逃,盡顯周瑜卓越的軍事才能及儒將風範,具體闡析「雄姿英發」之意,而「檣櫓灰飛煙滅」句濃縮戰爭經過,言簡意賅,頗堪咀嚼。或云「羽扇綸巾」典出東晉裴啟《語林》云:「諸葛武侯與晉宣帝戰於渭濱,乘素車,着葛巾,揮白羽扇,指揮三軍。」此處或應指蜀軍領袖諸葛亮,這個看法亦沒有太大問題,蓋文學欣賞有高低之分,而沒有肯定的對錯。解作諸葛亮,亦可呼應「一時多少豪傑」句,增加詞作的內涵。然而解作周瑜,主題則較為集中,情意也貫注直下,有其勝人之處。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三句,則作者追懷周瑜、諸葛亮三國人物,以其在赤壁建功立業,留名青史,反襯其個人不遇的身世之感。「故國神遊」,故國指赤壁,神遊指那些三國人物,說明不朽的英魂永留赤壁,任憑後人弔祭,神遊若解作蘇軾本人神遊則不倫不類。蘇軾因赤壁磯之地,想起三國人物,於是發思古之幽情,自覺多情可笑。這種對景生情,深感個人功業無成,華髮星星,未老先衰,成功抒發其貶官黃州的苦悶心境。下片結二句「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作者由懷古的歷史情懷,回到現實的黃州赤壁磯,忽然覺得世事如夢,三國歷史人事早已風消雲散,那現在個人貶官升職的得失亦料將如夢一場,何必執着呢?對此情此景,還不如借一樽酒灑祭那些風流人物,聊抒敬意,借一樽酒沈醉江月,遣懷消愁。

          蘇軾詞風格豪放不羈,一轉北宋詞壇以婉約為宗的風氣,《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即為其豪放詞的代表,上片寫景雄壯,下片寫人詠懷,結構完整,氣格雄渾,加上全詞押物、壁、雪、傑、發、滅、髮、月諸入聲韻,使全詞於奔放的情調中節奏益趨雄勁。

聲聲慢 秋情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煖還寒1時候,最難將息2。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3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4堆積,憔悴損5,如今有誰堪摘6?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7,怎一箇愁字了得8

一、作者簡介

        李清照(公元 1084 – 1151,一說公元 1084 – 1155),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名列「蘇門後四學士」。李清照少日已嫻熟詩詞,年十八嫁與趙明誠,生活安穩,並於青州築「歸來堂」,賦詩品茶,考訂書畫金石。後隨趙明誠宦遊萊州、淄州、江寧等地。欽宗靖康元年(公元 1126),金兵南侵,宋室南播。次年,高宗即位南京應天府,改元建炎,史稱南宋。北宋亡國後,李清照隨夫南下,宦居江寧、湖州。建炎三年(公元 1129),趙明誠病卒。其後李清照流居越州、杭州、金華等地,一說她曾更嫁張汝舟,未幾離異,境遇孤苦。李清照的詞可以宋室南渡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前一階段多寫閨情,風格清新明麗;後一階段經歷國破家亡後,境界開闊,詞風較為悽苦悲涼,充分表達了那個時代。她的詞,無論小令和長調,都有佳作,尤以語言清新自然見長。著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編有《漱玉詞》、《李清照集校注》等。

二、背景資料

      這首詞作於李清照晚年寓居臨安時。聲聲慢:原名《勝勝慢》。上下兩片,有平韻、仄韻兩體,此詞為仄韻。

三、注釋

1. 乍煖還寒:剛剛還很暖和,很快又變冷,指深秋天氣變化無常。
2. 將息:調養,休息。
3. 晚來:一作「曉來」。
4. 黃花:菊花。
5. 憔悴損:指菊花凋謝枯萎。
6. 誰堪摘:誰:何,甚麼。指菊花。一說指人,即無人可以一起摘花。堪:一作「忺」,解作欲、想要。
7. 次第:一連串光景、情形。
8. 了得:指概括得了。

四、賞析重點

        這首《聲聲慢》是李清照後期最受人稱道的作品。表現的是晚年無可排遣的悲愁和孤寂,被後代學者評為「皆用淺俗之語,發清新之思,詞意並工,閨情絕調」(清代彭孫遹《金粟詞話》)。尤其是這首詞的上片起首三句連用七組疊字,歷來受到評論家激賞。這七組疊字包含着情感的豐富層次:「尋尋覓覓」寫若有所失的空虛落寞之情,正如沈祖棻先生所說:事實上,主人公遺失了的一切是尋也尋不回來的,這種尋覓,把她由於北宋的崩潰、流離的經歷、索寞的生涯而不得不承擔的、感受的,經過長時期消磨而仍然留在心底的悲哀,充分顯示出來了。緊接的「冷冷清清」四個字寫尋覓無着的徹骨清冷,而難耐的孤冷寂寞在詞人心中反復地迴旋強化,終於轉為「悽悽慘慘戚戚」。這三組疊字利用音調的三次轉折直白地傳達出情感從失落轉為悽戚、再由悽戚轉為悲痛的過程。七組疊字運用了大量舌齒音和齊微韻,由外而內,由弱到強,由聲及心,沈痛無比。確實是「千古創格」、「絕世奇文」。

        滿懷愁苦的日子本來就難以打發,更何況「乍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人在孤苦寂寞之中,對天氣的變化總是十分敏感的,更何況在這深秋黃昏急風送寒之際。「乍煖還寒時候」如指季節,一般應在春天。但此詞明言秋季,所以有學者認為應指一天之內氣溫乍煖乍寒的變化,這也能講通。淡酒不敵晚來風急,固然是難以禦寒之意,但真正不敵的還是內心的淒寒。這正是婉約詞的含蓄表達方式。

        正在傷心之際,卻看到一行征雁飛過長空,「卻是舊時相識」也很耐人尋味:首先,在李清照早年的詞中也常寫到大雁,如《一剪梅》「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但那時大雁是給她帶來丈夫消息的信使;而如今這群似曾相識的大雁又飛來了,但那曾經託牠們捎信的人已經不在了。其次,當年李清照見到這些大雁時還生活在北方,現在中原淪陷,詞人流落南方,無法重返故土,見到這些從北方南下的大雁難免再度勾起起故國之思。再次,這些大雁是詞人在「所遇無故物」的孤寂生活中所看到的唯一舊相識了,但是它們無知無識,一掠而過,徒然讓人更加傷心、惆悵。

        下片緊承上片繼續抒發愁情,全用口語。「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句,一般理解為寫菊花的凋謝枯萎:凋殘的花瓣堆積滿地,已經無法摘取來簪髮或者把玩了。但也有學者指出菊花枯萎時花瓣不落,因此「堆積」不是指凋落的花瓣,而是指菊花開得正盛。菊花品種很多,確有一些黃菊在盛開時非常繁密,像是堆在地上一樣,以「滿地堆積」一詞形容極為貼切。所以也有人認為「如今有誰堪摘」是指現在沒有人可以和她一起來摘取黃花共同賞玩了,這是表達對死去的丈夫的懷念,亦可通。「憔悴損」三字既可指花的由盛轉衰,也可以指人的憔悴。這時的李清照已經人到中年(甚至是老年),飽經離亂,身心疲憊,豈不正像那憔悴傷損的黃花?如果聯繫她前期所作《醉花陰》中的名句「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來看,她早就曾將自己與黃花進行比照,不過當年的「人比黃花瘦」只是閨中少婦甜蜜的相思致人消瘦,而如今卻真的是人與黃花一樣憔悴了。

        面對那令人傷心的秋景,詞人希望黑夜儘快來臨。但是,「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獨自守着寒窗,時間難捱。好不容易熬到黃昏,卻又有令人煩惱的「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細雨打在闊大的梧桐葉上,在寂靜的夜晚,那音響聲聲入耳,更讓人無從逃避。這三句也是李清照此詞中膾炙人口的名句,除了再一次使用疊詞之外,更重要的是「梧桐更兼細雨」這一意象的組合,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梧桐細雨不是李清照的發明,唐代詩詞中就已經屢見不鮮,最著名的如白居易《長恨歌》中的「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溫庭筠《更漏子》中的「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到宋代則又有晏殊《踏莎行》中的「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以及歐陽修《一落索》中的「窗在梧桐葉底,更黃昏細雨」等;李清照利用了同一個意象組合方式,改變其句式,置於具體的語境中,便產生了不同的強烈效果,令人想到這從黃昏就開始滴滴瀝瀝的雨聲一定會給詞人帶來一個無眠的長夜。而這聽雨的滋味,正如後來元代的白樸在《梧桐雨》雜劇中所說:是「驚魂破夢,助恨添愁,徹夜連宵」,人的心都被這雨聲一點點地滴碎了。也正因為如此,李清照到最後才說:「這次第,怎一箇愁字了得?」這種種情景所帶給人的況味,豈是一個「愁」字所能涵括得了的!在前面連用三個問句一層緊逼一層地訴說無法排解的淒寂之後,這一問是從難以抑制的一腔愁情中迸出的最後一聲哀歎。所以後代評論家盛讚「後幅一片神行,愈唱愈妙」(清代陳廷焯《雲韶集》)。

        通觀全詞,句句寫愁,由愁及景。從頭至尾幾乎全是直白的訴說,所有景致都在愁人的怨艾和反問中見出,卻依然含蓄婉轉,曲折盡致;更兼語言淺易,多用口語,又全押入聲險韻,使節奏較慢的長調,讀來十分急促,因而聲情並茂,極盡低迴抑塞之情態。李清照長於白描和直抒胸臆的技巧也在這首詞裏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青玉案 1 元夕 2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3,更吹落、星如雨 4。寶馬雕車香滿路 5。鳳簫聲動 6,玉壺光轉 7,一夜魚龍 8 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9,笑語盈盈 10 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 11;驀然1 2 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 13 處。

一、作者簡介

        辛棄疾(公元 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北方已淪陷於女真,少時立志要恢復中原,報國雪恥。紹興三十一年(公元 1161),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辛棄疾聚集二千人參加由耿京領導之起義軍,擔任掌書記;次年,奉命南下與南宋朝廷聯絡南歸,高宗召見,授承務郎。寧京朝累官至浙東安撫使,加發圖閣待制,進樞密都承旨。途中聞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所殺,義軍潰散,遂率五十多部率襲擊敵營,擒獲叛徒帶回建康,名重一時,洪邁《稼軒記》說:「壯聲英慨,懦士為之興起,聖天子一見三嘆息。」

          南歸後寄盼朝廷振作,辛棄疾曾上《美芹十論》、《九議》等抗金北伐奏議,惜壯志難酬,後遭彈劾免職,大部分時間閑居,寄情山水田園與詞作。傳世有《稼軒長短句》十二卷。辛棄疾詞以豪放闊大、高曠開朗著稱,在詞的內容、題材上都有所擴大、拓寛,詞學史上地位甚高。               南歸後寄盼朝廷振作,辛棄疾曾上《美芹十論》、《九議》等抗金北伐奏議,惜壯志難酬,後遭彈劾免職,大部分時間閑居,寄情山水田園與詞作。傳世有《稼軒長短句》十二卷。辛棄疾詞以豪放闊大、高曠開朗著稱,在詞的內容、題材上都有所擴大、拓寛,詞學史上地位甚高。

二、背景資料

        此詞大約作於宋孝宗乾道七年(公元 1171)辛棄疾任司農寺主簿,或淳熙二年(公元 1175)辛棄疾任倉部郎官時,寫南宋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所見。上半闋寫所見之景,下半闋寫所見之人。               此詞大約作於宋孝宗乾道七年(公元 1171)辛棄疾任司農寺主簿,或淳熙二年(公元 1175)辛棄疾任倉部郎官時,寫南宋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所見。上半闋寫所見之景,下半闋寫所見之人。

三、注釋

1.青玉案:案:○粵 [按],[on3] ;○漢 [ɑ̀n]。粵音亦讀作[碗],[wun2]。短腳盤子。青玉案,本指青玉所製的短腳盤子。名貴的食用器具。後用作詞牌名。名本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此調一般以宋賀鑄所作「淩波不過橫塘路」一首為正格,故又名《橫塘路》。雙調,六十七字,前後段各六句,五仄韻。參見《詞譜》卷十五。
2. 元夕:舊稱農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是夜稱元夕,與「元夜」、「元宵」同。
3. 東風夜放花千樹:春風吹起的夜晚,花燈如千棵樹上的花在綻放着。東風:指春風。花千樹:花燈多如千樹開花。
4. 星如雨:指煙花如雨般落下。星:指煙花,一說指燈。
5. 寶馬雕車香滿路:寶馬:名貴的駿馬。雕車:飾有雕花、彩繪的車;裝飾華麗的車。香:指車中人的衣鬢之香。
6. 鳳簫聲動:鳳簫聲四處繚繞。鳳簫,簫的美稱。
7. 玉壺光轉:明月之光在轉動。玉壺:喻明月,一說指白玉造的燈,一說指漏壺,即古代計時器。轉:○粵 [囀],[zyun2];○漢 [zhuɑ̌n]。
8. 魚龍:指舞動魚形、龍形的彩燈。
9. 蛾兒雪柳黃金縷:(路上的女子們)穿戴着各種頭飾。蛾兒:古代婦女於元宵節前後插戴在頭上,用烏金紙剪裁成蝶或蛾狀的應時飾物。雪柳:宋代婦女在立春日和元宵節時插戴的一種絹或紙製成的頭花。黃金縷:古代婦女戴在頭上的金色頭飾。縷:○粵 [侶],[leoi5];○漢 [lǚ]。泛指線狀物。
10. 盈盈:含情的樣子。
11. 度:量詞,次、回。
12. 驀然:突然,忽然。
13. 闌珊:將盡。

四、賞析重點

         此詞主旨向來有不少解讀,歸納起來有五種:趙菲在《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主旨探析》(載《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12 年 1 月第 25 卷第 1期)一文中指出其中三種:一,表達自甘寂寞,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二,傳達悲涼孤獨的情緒。三,塑造至真至美、深婉朦朧的意境。而趙菲提出第四種看法:傳達了作者對主流社會既嚮往又疏離的矛盾態度,以及壯志難酬的孤憤與顧影自憐的落寞等複雜情緒。陳邦炎(見《歷代名篇鑒賞集成》)則提出第五種解讀:「這首詞最可能作於孝宗乾道七年。這時,孝宗任虞允文為相,正在積極備戰,銳意恢復中原。在這前一年,作者為孝宗召見,曾論奏『阻江為險,須藉兩淮』,又上疏請練民兵以守淮;任司農寺主簿後,又曾作《九議》上虞允文。這正是他進用之時,不可能以『在燈火闌珊處』的『那人』自況,而且從詞句來看,也不像自況之語。不考察寫詞的時間和背景,刻意求深,一味拔高,可能反而有失詞的本旨。辛棄疾誠然是一位愛國詞人,但大可不必把他的每首詞都與愛國主義掛鈎。難道他的另方面,在生活上、感情上就不能有所愛戀、有所追求嗎?」換言之,陳邦炎認為辛棄疾此詞是表達一種生活或感情上的追求。然而,後世讀者,卻多對「那人」加入一種理想化的解讀,認為是「那人」並不簡單,或表達愛國情感、或表達孤高情緒、或表現朦朧意境等等,這是「作者不必然,讀者何必不然」的一種表現,亦正是這首詞的價值所在。

         就內容而言,此詞上闋寫元宵所見之景:春風好像將如千棵樹上的花般的花燈吹放了,更將煙花如雨點般吹落。這是上望之景。視野平望,但見名貴的馬車來回走動,車上傳來乘車人的陣陣衣鬢之香。這時,四處又響起簫聲,再往上望去,月輪轉動,魚龍形狀的彩燈在飛舞。下闋接着寫元宵所見的人。穿戴着各種頭飾的少婦和少女們,笑說着走過,儀態萬千,衣鬢之淡香亦隨其步伐遠去。作者尋覓佳人,遍尋不見,忽然回頭,要找的那人卻在燈火將盡之處。

         全詞章法簡明,只按上下片分寫景與人兩個部分,下片卻由「眾裏尋他」四句帶出全詞主角「那人」,給人一種難以言喻的驚喜,而這驚喜很快又趨向孤清,因為那人正身處於幽暗的角落。由是,這四句與上片的元宵美景,以及下片前二句的元宵觀燈飾煙火的貴族女群構成一種鮮明對比,襯托着那人的幽暗清高,布局可謂巧妙。

         若從藝術角度賞析,此詞之妙,又有數端:其一是工於寫景。這又要分三個層次說明:第一,以奇景領起全詞。試想春風吹來,花燈處處,煙火點點,取景已麗,妙在將三者扣連,說春風吹動如千樹花的花燈,又吹落如雨般的煙花,整個元宵夜的景致已呈現在讀者眼見,何等壯奇、何等真切!為上片景色定下繁盛的基調,這是比喻和想像的完美結合。第二,善以不同感官呈現美景。試看,「寶馬雕車香滿路」是視覺和嗅覺的合寫;接着傳來簫聲,卻是聽覺;向轉往月色、魚龍燈飾,又歸視覺。下片「蛾兒雪柳黃金縷」各種頭飾仍是接上片的視覺描寫,但很自然又令人想到戴着這些頭飾的女子形象,於是下句便是「笑語盈盈」,以聽覺接寫,這還不夠,作者加上「暗香去」三字,不但是女子由經過而遠去的形象躍現眼前,還傳來了陣陣暗香,讀者嗅覺又為一動,乃視覺與嗅覺的又一次合作。約言之,正是視覺所及之景已是迷人,又添上嗅覺,讀者正要感受嗅覺,卻已轉向聽覺、視覺,令人目不暇給、耳不暇接。第三,寫景能顧及動靜。

         上片「夜放」、「吹落」、雕車滿路、「聲動」、「光轉」、「魚龍舞」,下片的「暗香去」、「尋他」、「迴首」,全是動態之景,然而,全詞的主角「那人」卻靜靜地站在燈火稀疏之處,這唯一的靜態描寫,使前面的動態都似消於無形,令讀者視點全聚焦到「那人」身上,確是生花妙筆。

         此詞之妙的第二端是:善於融化古句。如「東風夜放花千樹」一句,融化自唐代詩人蘇味道同樣寫元宵節的《正月十五夜》詩的「火樹銀花合」句;又如「寶馬雕車香滿路」一句則融化自唐詩人郭利貞《上元詩》「傾城出寶騎,匝路轉香車」二句;再如「玉壺光轉」,是融化自隋代詩人薛道衡《和許給事善心戲場轉韻詩》「京洛重新年,復屬月輪圓。雲間璧獨轉,空裡鏡孤懸」之句,而「一夜魚龍舞」句亦融化自薛道衡同一首詩「竟夕魚負燈,徹夜龍銜燭」之句。辛棄疾的融化往往比古人原作更形象、更富於動感,這都是他濡古極深,善於汲取前人創作經驗的表現。

         《青玉案》一詞的第三端妙處是意境盪深一層,耐人尋味。一般詞人寫至「笑語盈盈暗香去」一句,基本上已要收筆,蓋元宵之景、人已寫盡,難以再鋪展下去了。但辛棄疾卻另闢新境,寫尋人,而此人卻尋千百次而未見,這已是後人難以企及的神來之筆。尤妙者,尋人按常理當向前尋、向左尋、向右尋、向樓上尋、向橋下尋,種種角度都尋遍了,所謂「千百度」也,讀者正在焦急之際,作者卻忽地回頭,帶讀者向後尋人,終於尋得了。此時,讀者的想望,可能是尋到後之歡愉之情,豈知作者又安排另一驚喜,要尋的「那人」不在人群熙攘之中,卻在繁華世俗之外。如此,末寫四句而作三層曲折,展露作者高超的藝術手法,帶讀者進入遐思的詞境,給人無限的想像空間和美感享受,令人回味無窮,百誦之而不厭。故此四句遂成千古名句,歷來稱頌不絕。而「那人」的形象更給後人無限種解讀的可能,寫出一種普世共鳴之感。筆力可謂高超。

         最後一端妙處是此詞詞藻清麗,毫不艱深。全詞沒有艱深字眼,只用了「寶馬雕車」、「鳳簫」、「玉壺」、「蛾兒雪柳黃金縷」、「盈盈」等一些清麗字眼,卻已營造出繁華世態。下片末四句,純用白描,已鈎勒出「那人」的孤高形象,這正是詞藻與詞意的妙絕配合。約言之,清麗詞句配繁華景致,白描淺句配孤高形象,乃詞人用筆之巧妙處。

2474 4267

Copyright © Beacon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   精英匯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成員 (上市編號:1775)   |   O/B Beacon College Ltd. 遵理學校有限公司